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人:秦真焰
微信:15054704415
地址:濟寧市魚臺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
網(wǎng)址:m.hnyizhen.com

聯(lián)系人:秦真焰
微信:15054704415
地址:濟寧市魚臺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
網(wǎng)址:m.hnyizhen.com
稻殼灰發(fā)酵應先采用尿素“氨化”處理,或用家畜糞尿混用進行氨化處理,才能獲得較理想的發(fā)酵效應。那么大家知道稻殼灰具體的處理操作是怎樣的嗎?鑒于大家缺少這方面知識的了解,因此接下來就請魚臺恒東保溫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稻殼灰氮化處理技術的相關內容。
稻殼灰氮化處理技術具體操作如下:
1、準備物料稻殼一噸,尿素4kg,米糠10kg。
2、調整水分測定稻殼含水量,然后以發(fā)酵所需含水量60%為基準,每噸物料加500kg水(浸泡)后,堆積放置24小時以上。
3、氨化處理堆積放置24小時后,稻殼含水量達60~65%時,再把4kg尿素兌50kg水,制成尿素水,均勻地灑在稻殼堆上。
4、拌料加菌“氨化”處理完畢后,經(jīng)過12小時,將2kg金寶貝微生物發(fā)酵助劑混拌在10kg米糠中,予以“稀釋”,再均勻地撒在稻殼上正式堆積,其堆積高度不超過2m,占地面積也不超過50m2為好。
5、加蓋翻倒堆積完畢后立即蓋上覆蓋物,做到保溫、保濕,注意:稻殼堆積發(fā)酵,要把好“保溫”、“保濕”、“通氣”三道關,一般在20~25天可完成發(fā)酵,發(fā)酵累計溫度為1000~1200℃。開始發(fā)酵第一周的關鍵技術是溫度控制與管理,特別是提溫和保濕的重要。當發(fā)酵溫度達到65~70℃,并持續(xù)36小時后,可進行第一次翻堆,此后,直到發(fā)酵全部完成,這段時間的管理“核心”是在“保溫”的前提下做好“通氣”、“保濕”管理。
稻殼的物理化學性質:在顯微鏡下稻殼整齊,無感"玉米"的細胞結構,每個細胞由二氧化硅基碳纖維組成.每個蜂巢都有大量的靜空氣.因此,稻殼具有耐火度高、保溫性能好導熱系數(shù)很小.破碎稻殼在運輸過程中不會破壞自身結構,仍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
將稻殼灰和冶金工業(yè)常用比較室溫保溫材料導熱系數(shù)、碳化稻殼比膨脹珍珠巖、膨脹蛭石、蛙藻土產品具有耐火度高的其他絕緣材料。
優(yōu)質稻殼應含碳量高.其原因是:稻殼具有較高的含碳量和熱,能顯著降低金屬在保溫層中的熱損失,稻殼的碳含量越低,機械強度越差,處理過程越脆弱,其容量越大;稻殼碳含量越低,稻殼原料在生產過程中消耗量越大。
綜上就是稻殼灰氮化處理技術的相關內容。更多關于該產品的精彩小資訊,我們之后還會繼續(xù)為大家收集、整理、分享,還望感興趣的朋友們定要密切留意我們的動態(tài),以便能夠及時獲取更多詳情。